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,对李定海来说,忙碌而又实惠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‘五一’节前,就有昆明、贵阳和兴义3个团队预订了我们的游船,整个假期收入蛮好的!”李定海盘算着今年“五一”期间不菲的运营收入,心里乐滋滋的。
安龙县万峰湖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、万峰湖镇港湾居委会副主任李定海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布依族汉子,从小就和水打交道。
南盘江流域的万峰湖畔,滔滔江水哺育着江岸的人们,也养育着世代居住在湖畔的布依族人家。几年来,李定海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地方基层干部的引领带头模范作用,用敢干实干的精神一步一步带领着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。
一
李定海的创业,得从20年前的渔船说起。
停泊在万峰湖码头的船只 王健 摄
2003年初,万峰湖正兴起网箱养鱼热潮,他也随之加入养鱼的行业。
“养鱼虽然辛苦,但每年挣七八万块钱是不成问题的。”李定海回忆道,在当时,他从最初的200平方米开始搞水产养鱼,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到4000平方米的规模,电动渔船成了他售鱼的主要工具,养鱼也成了他一家主要的经济来源。
“在湖中,长期大量地投放鱼苗和饲料,没几年就感觉湖水越来越脏,我们都明白不能再长期这样干下去了。”李定海发展网箱养鱼后不久,他就意识到这个危险。
2017年7月12日,黔西南州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下发《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》和《攻坚方案》的同时,在万峰湖开展了以全面取缔网箱为重点的“清网行动”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“绿水行动”,打响了一场全面、彻底的万峰湖环境综合整治战役。
“清网行动”后,平时觉悟就很高的李定海清醒地认识到“还湖于民”的重要性。
万峰湖治理刻不容缓。
“谁敢拆我家的网,我和他没完!”
“你李定海敢带人来拆我家的网箱,我就让你一家不得安宁日子过。”“钉子户”指着他的鼻子骂。
“挣钱要挣良心钱。拆!必须拆,先拆我家的!”
作为港湾居委会的干部,李定海第一个站出来配合当地党委、政府拆除自家的网箱。
“拆除网箱那段时间,我成了渔民的眼中钉肉中刺,背后被众人指桑骂槐,甚至半夜经常接到恐吓电话。”李定海回忆说,但我没有退缩,在这种关键时期和非常时刻,人大代表就要起到带头作用。
2018年,曾被戏称为“网箱天堂”的万峰湖畔,经过各级党委政府重拳整治和多方合力治理,曾经的“渔民”也纷纷“洗脚”上岸。
万峰湖畔恢复往日神采,呈现一幅水清岸绿、景美人富的生动图景。
二
绿水青山归来,幸福日子奔来。
然而,新的问题接踵而来,港湾108户网箱渔民该何去何从?
面对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,如何是好?要解决当前的瓶颈和短板,路在何方?
当时,万峰湖镇党委政府围绕“转产上岸”,破解人、财、地三个难题,积极推进系列要素联动改革,积极引导支持当地渔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和小微企业。
因此,“转产上岸”成了必由之路。
还湖于民后的万峰湖畔小舟荡漾,水波粼粼。前来万峰湖观光旅游和垂钓的人也逐渐增多。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善于思考的李定海脑洞大开,为何不做“山水文章”?水上观光旅游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在他心底酝酿着。
于是,李定海经多方考察和洽谈,组织起王相林等14个有干劲的年轻人,集资300多万元成立了“安龙县万峰湖镇龙威客运有限公司”,专门从事水上运营。
出航前李定海仔细检查船舶引擎 罗华丽 摄
2018年11月8日,一艘载客量50人、4米宽、17米长、4米高的2层豪华游船“龙威壹号”从贵州安顺造船厂运至万峰湖镇永和港码头,并成功下水试运行。
“自从公司购置了14艘船只后,每逢节假日和周末,来这里包船到云南和兴义马岭河峡谷小山峡、吉隆堡等附近景区景点游玩的人也多起来了。特别是春节期间,来船上娱乐和游玩的人更多,每年春节期间都会盈利五六万元。”李定海介绍。
“就拿刚过的‘五一’假期来说,旅行社就带有三个团队200余人包船,连同其他散客,我们的收入就有7万多元。”龙威客运有限公司股东王相林如是说。
转产上岸,不仅要做水的“文章”,更要做地的“证明题”。
结合港湾海拔落差大,土壤、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热带精品水果的实际,在网箱彻底拆除后,李定海心里有了“底”,一张村级产业多元化的“蓝图”就这样应运而生。
发展经果林,打通产业路。
2018年7月初,挖机开进村里,挖掘出一条条村民的“致富路”。
就这样,李定海带领港湾人成立公司,发展芒果、沃柑等精品水果产业,还开办民族服饰加工厂。
“这就是近年来万峰湖镇还湖于民,转产上岸的生动实践,更是我们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真实体现。”万峰湖镇妇联副主席、人大主席团专职秘书赵广英在一旁介绍。
群山连绵,草木苍翠。
山梁上,绿油油的精品水果一片片。
湖泊里,游船迂回穿梭。
如今,临湖而居的港湾正沐浴着夏日的阳光,焕发勃勃生机。几年间,港湾居委会的产业从无到有,从有到大,呈现出以300亩芒果、200亩沃柑等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图景。
今天,266户的港湾人,有了自己的“家业”和“底气”。
“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、人大代表和村干部,在乡村振兴中,就要把实现群众愿望作为自己工作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帮助群众出点子、谋路子、找票子,做引领群众致富的贴心人和领路人。”面对憧憬,李定海话语铿锵。(文/黔西南日报通讯员 王健 陶溪)
#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
#乡村振兴 代表在行动
来源: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
责任编审:窦芷若 文国坤
本期二审:魏浩然 彭原清
编务终审:刘华朝
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
微博:@中国黔西南
微信:中国黔西南
APP:北纬25°的黔西南
数字报:www.qxnrb.com
官网:www.zgqxn.com
声明
凡“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”刊发的原创内容,均保留版权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(微信号:zgqxnw)”。
原标题:《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】李定海:渔船变游船》
关键词: